全力保障 真情服务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三五太阳能发电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新疆规划建设光热100万千瓦,其中哈密市建设80万千瓦,要积极推进哈密太阳能热电站试点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太阳能热发电示范工程建设,打造哈密国家级太阳能发电综合应用基地。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曾研判,能源发展正体现出多元化、移动化、碎片化的新特征,用户将成为能源市场的核心资源。据介绍,作为光伏材料领域领先的工业级生产商,保利协鑫拥有雄厚的科技储备,正在致力于将半导体级高纯多晶硅、FBR硅烷流化床法颗粒硅、CCz连续直拉单晶等前沿科技投入产业化应用,让光伏科技造福清洁能源生活。
吕锦标也表示,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产业,已成为中国智造的骄傲和领先世界的中国名片。未来的能源系统将满足不同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形成定制化套餐。吕锦标表示,该体系已实际应用在苏州工业园区国家多能互补示范工程、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工程,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工程等一批以协鑫集团为首的国家级示范项目中。保利协鑫、协鑫集成和协鑫新能源一如既往,是协鑫光伏产业的展示重点。张家港协鑫集成智能制造重点围绕打造全自动、无人化、集中控制的黑灯工厂智能车间,打造按需定制的太阳能组件智能制造B2C新模式,向着基于订单的7天交付的全流程可视的智能制造云管理平台跨越。
吕锦标介绍称,作为连续五届钻石赞助商,协鑫集团继续以900平米最大面积参展,全力打造协鑫智慧能源体验馆,增强观众参观体验。无锡新能源大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徐慧娟表示,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自创办10年以来,经历了中国新能源行业的风起云涌、跌宕起伏,见证了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和辉煌,即便遭遇政策挫折,也依然看好其发展前景。推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向电力用户市场化售电模式,向电网企业缴纳的输配电价按照促进分布式光伏就近消纳的原则合理确定。
在此趋势下,分布式光伏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发展。发电成本快速下降实现平价上网光伏能否获得持续发展、大规模发展的关键因素,就在于能否尽早平价上网,产生与其他类型电力相竞争的市场化竞争力。因此,光伏电池组件效率的提升、制造工艺的进步以及原材料价格下降等因素都会导致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中国作为能源生产及消耗大国,对环境保护高度重视,鼓励利用新技术、新能源,以减轻温室效应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2018年上半年,分布式光伏装机量约为12GW,同比增长近70%,占比接近一半,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21个百分点。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19.44GW,同比增加15.21GW,增幅高达3.7倍,占总新增装机的比重为36.64%,较2016年提升24.39个百分点,并刷新创历史新高。
此外,国家将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化交易,鼓励光伏发电项目靠近电力负荷建设,接入中低压配电网实现电力就近消纳。在节能减排的高度提倡,2017年全球能源生产总量约为114.04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仅为0.62%。而决定发电成本的关键因素是光伏发电系统的价格和发电效率。系统发电效率影响因素则包括了光伏电池组本身的转化效率、系统使用效率和并入系统电网前的中间损失等等,其中,光伏电池组本身的转化效率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决定光伏电池组转换效率的是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2018年上半年,受政策降温影响,国内新增光伏装机量约为24GW,同比基本持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为53.06GW,同比增加18.52GW,增速高达53.62%,再次刷新历史高位此外,2017年分布式新增装机不仅是2016年的4.7倍、2015年的14倍、2014年的9.5倍和2013年的24.3倍,还远超2016年底的累计装机(10.32GW)。但随着化石能源储量的逐步降低,全球能源危机也日益逼近。
同时,新能源的生产表现越来越出色,占比从2016年的28.49%提升至2017年的32.50%。发电成本快速下降实现平价上网光伏能否获得持续发展、大规模发展的关键因素,就在于能否尽早平价上网,产生与其他类型电力相竞争的市场化竞争力。
按照目前发展形势,乐观估计,2020年后新增光伏装机量将稳步回升,2025年有望达到70GW。目前,我国光伏电站开发呈现与农业、养殖业、矿业、生态治理相融合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形成了光伏水泵、光伏路灯、光伏树及光伏消费品等光伏应用产品型态逐步多样化。
2018年上半年,分布式光伏装机量约为12GW,同比增长近70%,占比接近一半,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21个百分点。系统发电效率影响因素则包括了光伏电池组本身的转化效率、系统使用效率和并入系统电网前的中间损失等等,其中,光伏电池组本身的转化效率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决定光伏电池组转换效率的是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目前,组件生产成本已显著下降,为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为了人类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少碳排放。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19.44GW,同比增加15.21GW,增幅高达3.7倍,占总新增装机的比重为36.64%,较2016年提升24.39个百分点,并刷新创历史新高。在此背景下,以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得到国家政府的支持。
应用多元化、多样化拓展前景我国在鼓励建设光伏电站的同时,也积极促进光伏应用不断向其他产业渗透,光伏发电的应用模式因此开始多元化、多样化。因此,光伏电池组件效率的提升、制造工艺的进步以及原材料价格下降等因素都会导致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
在节能减排的高度提倡,2017年全球能源生产总量约为114.04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仅为0.62%。中国作为能源生产及消耗大国,对环境保护高度重视,鼓励利用新技术、新能源,以减轻温室效应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光伏电站初始投资大致可分为光伏组件、并网逆变器、配电设备及电缆、电站建设安装等成本,其中光伏组件投资成本占初始投资的50%-60%。而决定发电成本的关键因素是光伏发电系统的价格和发电效率。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为53.06GW,同比增加18.52GW,增速高达53.62%,再次刷新历史高位。各类配电网企业将为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电网运行提供服务,优先消纳分布式光伏发电量,建设分布式发电并网运行技术支撑系统并组织分布式电力交易。近年来,中国太阳能电池与组件规模迅速扩大,光伏电池制造技术进步不断加快,产品质量位居世界前列,商业化产品效率平均每年提升约0.3%-0.4%。因此,太阳能光伏市场应用将呈现宽领域、多样化的趋势,适应各种需求的光伏产品将不断问世,除了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外,与建筑相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小型光伏系统、离网光伏系统等也将快速兴起。
保守情况下,2018-2025年期间,新增光伏装机量可能不会触及2017年的水平,但会保持小幅增长。此外,国家将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化交易,鼓励光伏发电项目靠近电力负荷建设,接入中低压配电网实现电力就近消纳。
推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向电力用户市场化售电模式,向电网企业缴纳的输配电价按照促进分布式光伏就近消纳的原则合理确定。2018年上半年,受政策降温影响,国内新增光伏装机量约为24GW,同比基本持平。
能源转型提供广阔发展空间20世纪至今,全球及中国能源供应均以化石能源为主。在此趋势下,分布式光伏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发展
近期,通过大尺寸(20米翼展)技术验证机的研制和首飞,进一步掌握了大型太阳能无人机设计、制造、试验和飞行验证等关键技术,建立了完备的设计、计算和试验方法,获得大量的工程设计经验和飞行数据,为后续大型全尺寸太阳能无人机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进军长航时无人机领域的重点项目,一飞院依托在大型飞机设计领域的雄厚基础和优势资源,早在2016年就成功研制了10米翼展技术验证机,通过近两年对高效气动布局、柔性轻质结构和能源综合管理系统等关键技术的深化验证,以及自主飞行、全系统验证试飞、长航时试飞等试飞科目的持续开展,于2018年9月实现了长航时连续飞行。近日,由航空工业一飞院设计研发的启明星太阳能无人机大尺寸(20米翼展)技术验证机完成首飞,这是一飞院继该机10米翼展技术验证机完成长航时试飞验证之后取得的又一进展。一飞院表示,后续将以启明星太阳能无人机为基础,持续深化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向研发具有高装载和长航时能力的大型先进太阳能无人机方向迈进。
太阳能无人机具有飞行高度高、滞空时间长等优点,可连续留空数月乃至数年之久,具有部署灵活、使用便捷、可靠性高、经济性好等特点,可作为大气层内伪卫星使用,执行侦察监视、区域导航、通信中继、一体化预警等任务,是近年来新兴发展的航空重点领域之一。启明星太阳能无人技术验证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综合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是航空工业在大型太阳能无人机研制领域部署研发的重要创新成果
近期,通过大尺寸(20米翼展)技术验证机的研制和首飞,进一步掌握了大型太阳能无人机设计、制造、试验和飞行验证等关键技术,建立了完备的设计、计算和试验方法,获得大量的工程设计经验和飞行数据,为后续大型全尺寸太阳能无人机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飞院表示,后续将以启明星太阳能无人机为基础,持续深化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向研发具有高装载和长航时能力的大型先进太阳能无人机方向迈进。
作为进军长航时无人机领域的重点项目,一飞院依托在大型飞机设计领域的雄厚基础和优势资源,早在2016年就成功研制了10米翼展技术验证机,通过近两年对高效气动布局、柔性轻质结构和能源综合管理系统等关键技术的深化验证,以及自主飞行、全系统验证试飞、长航时试飞等试飞科目的持续开展,于2018年9月实现了长航时连续飞行。启明星太阳能无人技术验证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综合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是航空工业在大型太阳能无人机研制领域部署研发的重要创新成果。